时间:2023-12-08
天博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近日,宜昌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宜昌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立足宜昌能源发展现状以及能源新技术发展趋势,以建成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为目标,遵循“洁能+储能+智能”能源发展方向,聚焦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氢能开发利用、储能电池、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太阳能、抽水蓄能、页岩气、氢能、高效储能等新能源技术,推动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集中攻关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意义的新能源开发利用装备及储能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和标准,引领新能源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全面提高新能源利用水平。
——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技术。推动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开发天博,积极发展多晶硅材料、光伏系统、光伏玻璃等产品,支持太阳能路灯等太阳能应用产品的效率最大化技术研发。围绕优化提升水力发电效率,积极开展水力节能发电技术研发及应用。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利用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应用,开展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发电技术研发与应用。积极发展低风速风电机组技术、分散式风电技术,稳步推进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开展节能生物质气化炉研发,加快推进生物质气化及发电、生物质成型燃料等分布式生物质能应用。开展燃烧炉及炉体结构优化节能技术开发。大力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加快页岩气资源的商业化利用。开展智能电网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加快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和示范。
《规划》指出,围绕先进制造、交通、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发展需要,以重大成套技术装备、高端智能装备为重点,开展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基础材料和先进制造工艺研究,重点发展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江海工程装备、航空航天装备、专用装备等产品,全面提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制造业价值链的整体提升,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力争打造长江中上游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产业集聚区。针对宜昌汽车、船舶、医疗、纺织等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传感器、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及电机、轴承、传动系统等核心功能部件、基础件开发,突破数控系统及伺服控制单元等核心技术,实现大型高精数控成形磨齿机床、高刚性高精度非圆齿扇磨齿机床、风电用高精度大齿宽内螺旋齿数控加工机床等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化。
——智能装备。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教育机器人、文化康养机器人等产品,开展智能机器人系列产品模块化设计、高速高精度控制、故障诊断与可靠性、开放式网络化系统集成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发,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智能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交通物流、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领域推广应用。研制一批代表性智能加工装备、先进工艺装备和重大智能成套装备。发展微型化、智能化、低功耗、集成化的新型传感器、无线传感网络、智能阀门、超低温阀门和执行器等产品,研发分析仪器和系统、智能板形仪等精密仪器产品。
——汽车及零部件。优化乘用车整车制造技术创新能力,突破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轻量化核心技术,加快提升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等产品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加强汽车制造和检测、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汽车传动和行驶控制系统、汽车安全和故障诊断系统、汽车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技术研发。突破发展数字控制器、逆变器、传感器等新型汽车零部件,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专用车、商用车等整车产品,布局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其关键核心零部件。
——江海工程装备。开发船用动力设备、机电控制设备、智能船舶等核心关键技术,支持发展氢能源、船用氢燃料电堆、电控、电机、舾装件,大中小型LNG及氢气储罐、钢箱(系)梁制造与安装施工设备等配套装备,支持发展船体计算机三维设计及数据库开发等产品和技术。发展海洋资源探测装备、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海上作业保障、海工专用设备、水下生产系统及关键设备等海洋工程装备。
——航空航天装备。支持航天器及运载火箭、通用飞机、直升机、航空发动机、航电系统、飞控系统、机电系统、航空材料和元器件等产品开发开展,航空芳纶蜂窝及夹层结构加工、航空运输服务低空空域开放、通用航空、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所需的关键技术研发。
——专用装备。研发智能化、高速响应、高可靠性、多功能的行业专用加工成套设备,研制电力装备、输送装备、化工机械、制药设备、智能酿造设备、石化阀门等装备。重点发展油气能源设备、深孔防倒溢高气压DTH钻具、油气田开采射流钻具、油气开采旋转导向系统、油气回收专用换热器及冷凝器、油气回收系统、智能化复合式连续管作业机、高效井下钻井工具、固井成套设备等关键设备和零部件。
现将《宜昌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省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五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宜昌坚持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根据《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衔接《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结合宜昌市科技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年-2025年。
“十三五”期间,宜昌市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培育市场创新主体,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各项科技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十三五”期间,宜昌市迈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宜都市获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单位;枝江市、当阳市成功入选湖北省首批省级创新型县市。根据《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宜昌创新能力指数达到38.15,居全国创新型城市第53位,中部排名第11位。2019年度、2020年度,宜昌在全省科技创新综合考评中,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2位。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到86.4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42%,居全省首位,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05.1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36%,居全省第二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专利授权数达到8245件,较“十二五”末增加4530件;有效发明专利达到3991项,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64件,较“十二五”末增加6件,专利授权数与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均居全省第2位。“高性能工业丝节能加捻制备技术与装备及其产业化”等3项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湖北航泰科技有限公司荣获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行业一等奖。
创新要素资源加速集聚。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加快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宜昌分中心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60.13亿元,较“十二五”末提高63.3亿元,全省排名第2位;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深化“双招双引”工作、“宜昌英才工程”,大力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从“十二五”末的152.3人提高到2020年的329人。创新平台数量在全省地级市中居于首位,建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3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3家、省新型研发机构52家、省校企共建研发中心30家、省国际合作基地11家、省级临床医学中心2家。
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成效明显。深化创新驱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竞争力提升,促进产业迈向高端转型,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2020年,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640家,较“十二五”末增加36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49.6亿元,全省排名第3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5.24%。宜昌高新区在全国196家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第52位,获批为全国第二批高端人才引领型特色载体建设单位,宜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国家火炬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获批。已形成生物医药、功能材料、机械设备等特色产业集群,建成6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依托龙头企业组建生物、仿制药、精细化工三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从研发创新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的系列服务,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全面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把宜昌建设成为创新创业之都的决定》《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打造长江中上游区域性创新创业中心城市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围绕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等方面,出台系列改革举措,激发科研机构和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增强创新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孵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建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国家级众创空间8家、国家级星创天地7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3家、省级众创空间7家、省级星创天地16家。
“十三五”期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成绩显著,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不够。高新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全省排名第11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示范引领作用仍不够明显。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不够,存在中试力量薄弱等发展瓶颈。二是创新平台作用发挥不足。全市现有平台以省、市两级居多,国家级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平台数量不足,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基地等尚未实现“零”的突破。创新平台对科技人才吸引、科技成果转化、大众创新创业的支撑作用有待加强。三是现代科技服务业亟需提升。科技服务组织数量少、规模小,龙头企业组建的公共服务中心仅有3家,科技咨询、科技中介、信息服务支持等方面不能满足企业创新需要。科技金融产品覆盖面相对较窄,全链条、广覆盖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尚未建立。
1.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为宜昌科技创新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日新月异,跨界融合、质变突破、叠加飞跃的发展态势迅猛。以信息网络技术加速创新与渗透融合为突出特征的数字经济正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有效助力各地区超越地理环境、历史基础,重构经济体系,拓展经济能量,为欠发达地区在新的经济体系构建中与发达地区同步发展甚至领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契机,也为宜昌掌握发展主动权、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为打赢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攻坚战提供了强大创新动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宜昌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提供了新机遇。
2.多项国家政策叠加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宜昌科技创新指明了创新驱动的新方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为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作为首要任务。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宜昌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十四五”时期,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是宜昌贯彻新发展理念、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加强创新驱动系统能力的整合、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通道、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机集成和高度融通成为宜昌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
3.区域发展布局为宜昌科技创新拓展了支撑全省科技创新的新空间。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立足湖北省情,适应国家区域政策调整变化,提出着力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宜昌处于全国和全省战略新局之要,是“宜荆荆恩”城市群中心城市,也是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联结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枢纽,在全省“十四五”规划战略和高质量发展中被寄予厚望。宜昌科技创新工作必须进一步强化主体意识和担当精神,在区域发展布局中找准自身定位,继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引擎、争当表率,努力在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中展现宜昌作为。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要求,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将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视创新创造如生命,以系统观念推动科技强市建设成势见效;坚持抓创新发展像拼命,构建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的湿地生态,切实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人才优势、发展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按照党中央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对接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聚焦“扛起四个责任,带动打造四翼”重要使命,落实“核心在人才、基础在平台、关键在转化、动力在改革”的创新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力争将宜昌建成中部地区国家创新型城市示范区、长江中上游区域科技创新主引擎、“宜荆荆恩”城市群创新发展策源地,加快走出一条从强科技到产业强、区域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为宜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创新治理,形成科技创新合力。
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既要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又要破解影响和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坚持发展需求与科技供给相结合。既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重点部署能够驱动经济转型发展和民生品质提升关键领域的创新活动,又要聚集高新技术、高端装备、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服务,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机制融合发展,创造新供给,培育新的增长点。
坚持顶层战略和城市特色相结合。既要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充分融入全省“一主两翼”布局,找准定位,精准发力,构建开放型科技创新格局,又要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家战略指引方向、以本土优势彰显宜昌特色,实现重点跨越,带动整体跃升。
到2025年,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成为长江中上游地区创新资源集中、双创生态活跃、产业创新高质、协同创新高效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形成辐射带动“宜荆荆恩”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格局。
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不断加强,以企业为主体,依托高校院所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相互促进,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的区域布局日益完善,具有宜昌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不断优化,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达到60%以上,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到600家。
创新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加速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加速集聚,一批国内领先的科技成果加速研发转化,科技创新在支撑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福祉、保障社会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速超过14%,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3.2%以上,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到400人,年均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220亿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以上。
关键领域技术显著提升。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加强科技创新,在生物医药、精细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积极进行布局,集中优势力量加强协同攻关,通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加速突破创新药开发技术、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湿法磷酸净化技术、酶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在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重要基础前沿研究、战略高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技术和产业的跨越发展。
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作用逐步显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倍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产业素质与效率明显提升,建成长江中游重要的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增长,数量达到16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000家,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3%。
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金融结合更加紧密,成为中西部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创新创业环境更加良好,不断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建设取得突破进展,数量达到80家。加快形成科技创新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增强“钱变纸、纸变钱”相互转化的良性循环能力。
建设高层次创新平台,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基地、技术创新基地、科研条件平台建设,加快集聚一批国家级创新单元、研究机构和研发平台,形成具有宜昌特色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加快提升服务宜昌发展的高质量科技创新供给能力。
加速基础研究平台建设,主动谋划建设生物安全P3实验室,推动省级重点实验室提升创新能级,优化整合水电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联合创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三峡大学申报建设省部共建长江岸线保护与库区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长江电力创建智慧长江与水电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力争实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支持兴发集团联合中科院过程所、武汉工程大学、三峡大学等高水平建设湖北三峡实验室,提升化工产业原始创新能力,打造国内领先的绿色化工创新中心。对接湖北实验室建设模式和“核心+联盟”创新格局,整合优势科技创新资源,支持相关领域龙头企业参与湖北实验室建设。围绕创新驱动发展重大需求,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开展区域特色的应用基础研究为目标,重点支持宜昌人福、三峡大学、710研究所等在前沿技术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布局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支持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围绕乡村振兴、人口健康等领域建设专业性研究平台。支持安琪酵母等创新型龙头企业组建省级以上企业重点实验室,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创新需求,在核心研发领域搭建企业技术中心、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形成国家级、省级平台“后备军”。聚焦宜昌优势产业,在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加快以产业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面向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立足宜昌基础研究条件,在新材料、生物技术、先进制造、先进能源等前瞻领域开展超前布局研究。推进创新技术的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打造一批技术标准和专利标准。加快发展科技创新条件平台,谋划建设三峡水库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病毒资源保藏库、三峡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实验室。
高标准规划建设宜昌科教城,承担区域协同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核心功能,汇聚国内外优质科技创新资源、高等教育资源,把科教城建设成科技创新的集聚地,创新生态和创新资源的集聚地,打造区域性创新创业中心。充分利用现有、在建和即将引进的科教资源,积极推进重点企业在科教城建设研发总部,构建“生产在当地、研发在新城”的格局。加强与武汉、重庆等长江中上游中心城市的区域科技合作,推动武汉光谷科学岛、中科院东湖科学中心、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以及国内外研究机构在宜建设分中心,推动中科院、武汉及成渝高校、央企等在宜建设“飞地”研究院。鼓励三峡大学和科技创新头部企业在科教城建设科研基地,加速推进产教融合。依托科教城加快布局建设创新基础设施,加快建设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移动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平台,形成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融合基础设施。建设“三峡创新成果转化中心”,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宜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
大力推动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以产业链为单位,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组建市级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中心,进一步探索完善生物技术、仿制药技术创新、精细化工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模式,提升平台面向行业的技术服务和检测服务能力。重点扶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链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平台,增强产业整体技术水平,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建设面向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和公共技术服务的产业技术研究院。面向传感物联、医用敷料、装配式建筑、白酒、循环经济产业装备、绿色建材、柑橘、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依托安琪酵母、710所、经纬纺机等领军企业谋划建设生物食品、海洋装备、加捻装备产业创新中心,实现百亿产业链产业创新平台全覆盖,带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力争形成每条产业链都有一个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多个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和众多工业企业独立研发机构的创新格局。提升湖北省磷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湖北省传感物联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和服务能力,加强湖北三峡实验室和湖北省工业互联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推进酵母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磷化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缓控释药物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国家级平台创建工作。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强化创新供给,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加速新技术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宜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加快构建以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技术服务业等六大领域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关键技术,集成推进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支撑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瞄准生物医药产业链关键环节,以生物技术为先导,以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研制为核心,以医疗健康服务为补充,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跨越式发展。加快宜昌高新区生物产业园、宜都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实施一批重大创新项目,形成若干创新能力较强、产业链较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高端化发展。加快创新药、高端仿制药、医用原料药和辅料的开发,着力推进具有重大临床需求的创新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化,加大医疗器械开发和引进力度,推广绿色化、智能化制药生产技术,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聚焦、中药、特色原料药等重点领域,加快突破缓控释制剂技术,片剂、注射剂制备关键技术及品质安全技术,推动创新药物临床研究。重点支持功能性菌种选育及酶蛋白表达的关键技术研究,完善发酵工艺智能化控制技术、后提取工艺和应用技术,开发获得高品质菌种、医药和食品用酶、代谢产物提取物等。
——创新药。以宜昌人福、东阳光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强化产业资源集聚能力,以产学研、产业联盟等形式强企引智补链,形成产业链完备、拥有强劲和持续竞争优势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免疫调节药物、麻醉用药、抗病毒药物、抗肿瘤药物、新型非去极化肌松药物、降糖药、缓控释制剂、吸入气雾剂、皮肤和口腔用药等新型药物制剂,推动药用制剂向高效、速效、长效、服用剂量小、毒副作用小的方向发展。
——高端仿制药。以宜昌高新区生物产业园等产业园区为主体,形成涵盖药物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各环节的仿制药产业集群,建设全国一流的仿制药生产基地。重点发展抗感染药(磷酸奥司他韦、硫酸新霉素等)、麻醉用药(芬太尼系列、瑞马、磷丙泊酚钠、纳布啡等)、皮肤科用药(氟替卡松、莫米松等)、抗病毒药(依米他韦复方等肝炎用药产品)、替尼类抗肿瘤药(莱洛替尼、宁格替尼、克立福替尼等)、糖尿病用药(口服胰岛素)、心血管用药、抗纤维化、中枢神经系统等治疗领域产品。以仿制药作为切入点,提高成熟仿制药生产规模,提升仿制药品质量,加大仿制药品种开发力度,提高药品研发实力,完成由“仿”向“创”的转变。
——特色原料药、辅料。针对特色原料药、复杂和新型药用辅料进口依赖性问题,加大研发力度,促进产品技术突破,加速行业转型升级,推动原料药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药用辅料精细化,高端化发展,实现特色原料药、药用辅料替代进口。重点发展卡泊三醇、咪唑素、二啉酰氯、原甲酸三乙酯等化学合成中间体、魔芋基辅料等产品。
——生物制造。开展菌种选育技术、发酵工艺智能控制、酶解催化技术、下游处理及纯化工艺技术研究,酵母加工制品在“三减”食品、发酵食品、保健食品、人造肉制品、有机氮源等领域研究,重点发展功能性菌种选育技术,促进酵母及酵母加工制品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生物医用材料制备工艺及标准的开发,发展细胞活性、材料性能的检测以及体外安全性检测技术,有效保证医用材料的有效性、安全性。
——现代中药。加快建设中药品种资源圃库、中药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促进中药材种植和资源开发与发展,提升中药繁育、种植、生产的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重点发展黄柏、厚朴、杜仲、天麻、独活等道地药材。优化提升中药产地初加工、饮片加工和提取加工能力,积极开发五倍子、塔拉等植物的提取物,支持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先进制药工艺和制剂技术,重点支持恒安芙林等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对名优中成药进行二次开发和改良。
——医疗器械。综合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重点研究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用生物材料及植(介)入产品和智能医疗器械等,开发智能、精准医疗设备及软件和配套试剂,加快全方位远程医疗终端设备及数字医疗系统等产品的研发及应用。加快家用医疗器械、康复医疗设备、中医医疗器械等产品,加压固定、医用防护、伤口护理、医用组合包及医用纺织品等用品的开发。重点发展临床用诊断试剂盒、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正压防护服、高通性防滑医用外科手套等产品。
顺应新材料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以加快材料工业升级换代为主攻方向,以提高新材料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材料制备技术天博,加强前沿材料战略布局,提升新材料产业化应用水平,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的材料支撑基础。巩固和优化精细化工材料、绿色建筑材料等传统优势领域,重点培育生物材料、光电子信息材料等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材料领域,将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我市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重点研发石墨材料、陶瓷绝缘材料、产品基体用钢材料、医疗卫生材料、高性能催化剂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加快突破材料设计与可控制备、材料相互作用、材料表面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
——精细化工材料。加快推进有机硅氟材料的高端化发展,重点发展新型工业添加剂、表面活性剂、高分子功能薄膜、电镀中间体、酚醛树脂、粘胶剂等产品。支持企业开展在高端聚烯烃、特种合成橡胶、高性能碳纤维、芳纶纤维、新型工业生物催化剂等高附加值先进化工新材料的布局。支持盐磷化工系列产品的深度开发利用,大力推广盐磷资源绿色开发利用技术。
——生物材料。依托现有精细化工产业优势,积极拓展向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现代农业等下游产业的延伸,重点发展医疗器械用材料、纤维素醚、医药包装材料、可降解生物质材料、新型环保包装材料、农药化肥中间体和添加剂等。
——光电子信息材料。大力发展通信用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新型电池用能量电子材料等信息新材料,优化发展新型石英晶体、塑料光纤、浅海光缆等光通信材料,加快发展印制电路板专用化学材料、柔性电路板基材、石墨电子功能材料等电子材料及大尺寸玻璃基板、高精度大口径光学玻璃材料、混合液晶材料等平板显示材料,突破发展大尺寸硅单晶抛光片、外延片、红外截止滤光片等关键基础材料,适时推进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智能高分子材料等前沿材料的研发。
围绕先进制造、交通、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发展需要,以重大成套技术装备、高端智能装备为重点,开展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基础材料和先进制造工艺研究,重点发展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江海工程装备、航空航天装备、专用装备等产品,全面提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制造业价值链的整体提升,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力争打造长江中上游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产业集聚区。针对宜昌汽车、船舶、医疗、纺织等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传感器、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及电机、轴承、传动系统等核心功能部件、基础件开发,突破数控系统及伺服控制单元等核心技术,实现大型高精数控成形磨齿机床、高刚性高精度非圆齿扇磨齿机床、风电用高精度大齿宽内螺旋齿数控加工机床等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化。
——智能装备。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教育机器人、文化康养机器人等产品,开展智能机器人系列产品模块化设计、高速高精度控制、故障诊断与可靠性、开放式网络化系统集成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发,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智能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交通物流、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领域推广应用。研制一批代表性智能加工装备、先进工艺装备和重大智能成套装备。发展微型化、智能化、低功耗、集成化的新型传感器、无线传感网络、智能阀门、超低温阀门和执行器等产品,研发分析仪器和系统、智能板形仪等精密仪器产品。
——汽车及零部件。优化乘用车整车制造技术创新能力,突破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轻量化核心技术,加快提升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等产品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加强汽车制造和检测、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汽车传动和行驶控制系统、汽车安全和故障诊断系统、汽车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技术研发。突破发展数字控制器、逆变器、传感器等新型汽车零部件,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专用车、商用车等整车产品,布局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其关键核心零部件。
——江海工程装备。开发船用动力设备、机电控制设备、智能船舶等核心关键技术,支持发展氢能源、船用氢燃料电堆、电控、电机、舾装件,大中小型LNG及氢气储罐、钢箱(系)梁制造与安装施工设备等配套装备,支持发展船体计算机三维设计及数据库开发等产品和技术。发展海洋资源探测装备、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海上作业保障、海工专用设备、水下生产系统及关键设备等海洋工程装备。
——航空航天装备。支持航天器及运载火箭、通用飞机、直升机、航空发动机、航电系统、飞控系统、机电系统、航空材料和元器件等产品开发开展,航空芳纶蜂窝及夹层结构加工、航空运输服务低空空域开放、通用航空、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所需的关键技术研发。
——专用装备。研发智能化、高速响应、高可靠性、多功能的行业专用加工成套设备,研制电力装备、输送装备、化工机械、制药设备、智能酿造设备、石化阀门等装备。重点发展油气能源设备、深孔防倒溢高气压DTH钻具、油气田开采射流钻具、油气开采旋转导向系统、油气回收专用换热器及冷凝器、油气回收系统、智能化复合式连续管作业机、高效井下钻井工具、固井成套设备等关键设备和零部件。
对接省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需求,结合宜昌自身发展需要,围绕区域数据中心集群和智能计算中心建设需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着重围绕“光芯屏端网云智”7大方向布局,加强光电子、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信息网络、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关键技术研发,为宜昌塑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优势提供科技支撑。重点开展面向智慧城市、智慧民生、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行业特色鲜明的创新云服务系统构建,开展大数据存储管理、大数据深度学习、大数据智能分析、云端结合智能感知及智能交互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在交通、物流、农业、城市管网、生态环境等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
——光电子器件及集成(光)。重点支持压电陶瓷、超高频开关电源磁性元件材料等产品的开发。针对信息技术在速率、能耗和智能化等方面的核心技术瓶颈,研制满足高速光通信设备所需的光电子集成器件。在光通信网络特别是5G芯片、光纤光缆、传感器、光器件、终端及应用、激光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集成电路(芯)。重点开展新型显示、汽车电子、光通信、家电、移动终端、工业控制等重点应用领域专用芯片以及存储器、微控制器、图像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等高端芯片研发。发展面向集成电路用的电子级多晶硅及硅片等产品。
——新型显示(屏)。在低温多晶硅(LTPS)/氧化物(Oxide)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技术取得新突破。推动TFT-LCD向高分辨率、低功耗、窄边框等方向发展,实现产品结构调整。突破AMOLED背板、蒸镀和封装等关键工艺技术,实现AMOLED面板量产和柔性显示等新型应用。布局全息、激光等显示技术以及量子点等新型显示材料领域。
——智能终端(端)。研发高端平板、手机、PC、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智慧医疗、智能机器人、智能数控机床、无人机、物联网终端等智能终端产品。突破新型人机交互、VR/AR等技术在高端智能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信息网络(网)。发展天网、智能电网、车联网、电商网、物流网等智慧城市领域的智能网络。加强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核心技术研发,支持网络服务的中间件、办公套件等基础软件的开发应用,构建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软件体系。加强下一代信息技术、信息网络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管理等活动的深度结合,加快互联网基础平台、智能搜索、新一代网页技术、多媒体领域技术创新。
——云计算与大数据(云)。加快建设数据中心和AI算力中心,推动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图计算、高性能计算的架构和技术融合,全面形成云生态圈。开展云计算核心基础软件、软件定义的云系统管理平台、新一代虚拟化等云计算核心技术和设备的研制以及云开源社区的建设,推动云计算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深度耦合互动发展。加强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挖掘、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研发,促进大数据在政务、工业、农业农村、创业创新、促进就业等方面的应用,推动数据探矿、数据化学、数据材料、数据制药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人工智能(智)。加快模式识别、智能语义理解、智能分析决策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设计一批智能化水平和可靠性较高的智能理解产品或模块。推动智能硬件普及,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及产品在智能家居、健康医疗、移动智能终端、车载产品、文化旅游、工业、交通、教育、物流等领域的应用。
立足宜昌能源发展现状以及能源新技术发展趋势,以建成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为目标,遵循“洁能+储能+智能”能源发展方向,聚焦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氢能开发利用、储能电池、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太阳能、抽水蓄能、页岩气、氢能、高效储能等新能源技术,推动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集中攻关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意义的新能源开发利用装备及储能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和标准,引领新能源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全面提高新能源利用水平。
——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技术。推动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开发,积极发展多晶硅材料、光伏系统、光伏玻璃等产品,支持太阳能路灯等太阳能应用产品的效率最大化技术研发。围绕优化提升水力发电效率,积极开展水力节能发电技术研发及应用。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利用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应用,开展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发电技术研发与应用。积极发展低风速风电机组技术、分散式风电技术,稳步推进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氢能开发利用技术。加快氢能技术发展,优化提升煤制氢、化工原料制氢、电解水制氢技术,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新型制氢技术,大力发展氢气提纯技术,加速推动氢能产业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液体储氢材料、氢气储运装备研发与产业化,研究高活性、高稳定脱氢催化剂,发展气态储氢技术。
——储能电池技术。面向新能源汽车产业需求,支持开发高效率、大容量、长寿命、安全性能高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推进石墨类负极材料产业化,加快耐高温、低电阻隔膜和电解液的开发。突破氢燃料电池电堆控制系统、氢气制备、 燃料电池零部件、加氢、储氢罐等关键核心技术。面向5G基站,支持高能量密度、耐低温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与研发,磷酸铁锂电芯生产技术研发。开展二氧化锰正极材料性能提升研究,加快新型节能环保电池开发。支持新型柔性全固态薄膜锂电池集成技术研究,加快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汽车上的应用。
——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开展节能生物质气化炉研发,加快推进生物质气化及发电、生物质成型燃料等分布式生物质能应用。开展燃烧炉及炉体结构优化节能技术开发。大力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加快页岩气资源的商业化利用。开展智能电网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加快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和示范。
着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深入推进服务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产业的融合发展,推进电子商务在创新创业、商贸物流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快研究开发、检验检测等专业技术服务的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三峡大数据产业园、三峡软件园等高技术服务业园区、宜昌市工业设计中心园区发展,以高技术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助推工业企业提质增效、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宜昌建成全省区域性服务业中心、特色服务业功能区。
——信息技术服务。加快推动北斗+卫星定位地理位置服务及应用。积极开发基于北斗导航技术的物流运输智能感知与位置服务系统,建设智慧物流服务平台。积极支持研发智慧化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旅游数字体验文创产品,以及移动智能旅游平台。支持运用5G、人工智能、VR等技术,大力开展远程医疗信息技术服务。
——专业技术服务。重点发展复杂条件下地铁施工关键技术、矿山作业行为管控与安全协同管理、矿山安全作业系统优化与智能管控、建筑施工智慧控制、多种地质条件下薄矿体充填工艺等专业技术服务。支持发展以广告、包装、服饰、珠宝、乐器、视听、多媒体等设计为重点的专业设计服务。
——检验检测服务。重点发展开发金属结构无损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相关装置、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飞机检修工装设备。大力发展饲料添加剂中有害成分的快速检测技术,化工装备无损检测方法、检测设备、检测系统,飞机维修定检、喷涂技术。
——数字创意。积极推动先进文化装备制造,重点支持开展乐器先进制造、自动化与智能化制造技术研究,发展新型环保乐器材料和新乐器品类,推动乐器+互联网产业融合创新。加快发展基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新兴技术的文化创意新技术、新模式。大力支持开发具有宜昌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
围绕化工、装备制造、建材和纺织服装等优势传统产业,深入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计划,主动化解过剩产能,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集群化发展、服务化延伸、绿色化转型、安全化管控,促进工业遗产由‘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转变,力争“十四五”末实现以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技术改造投资占比、专利拥有量等为核心的结构调整发展指标进入长江经济带第一方阵,经济总量指标进入全国地级市第一方阵。
——化工。积极推进国家工业资源(磷石膏)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精细专用化学品、高性能功能材料、磷石膏和磷尾矿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大力开发磷系医药级、食品级(添加剂)、工业级、肥料级产品。促进氯碱产业技术升级,创新PVC生产工艺,大力发展护肤、洗涤、化妆品及高档民用建筑涂料等产品。开展氨醇、内酰胺、聚酰胺、尼龙等产品生产技术创新,加快煤炭绿色开发、清洁转化和污染控制等技术研发,推动传统煤化工向新型煤化工转变。
——装备制造。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着力推进装备制造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传感器、电子专用设备、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关键智能设备应用,提升模块化设计、标准化制造、物联网应用、机器人参与、自动化控制等技术集成水平。开展绿色设计、高能效低排放制造、制造系统高效低碳运行优化等关键技术研究,创新研发和应用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表面工程等基础制造装备,推进数控机床、海洋工程装备、电力装备、农机装备等传统产业向绿色制造转型升级。
——建筑建材。以传统优势建材产业为基础,重点发展磷石膏建材、新型墙体材料、功能型木质材料、新型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节能门窗、环保型功能建筑涂料等产品,支持采用工农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为原料的建筑材料生产技术研发,加强再生建材生产技术和工艺研发。重点发展车用高档玻璃、LED智能玻璃、智能调光玻璃、钢化玻璃、制镜玻璃等特种玻璃,环保、蜂窝、电子等特种陶瓷,复合硅酸盐、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生态混凝土等特种水泥。重点提升原材料处理工艺和设备技术水平,开展纯低温余热发电等项目,实现节能减排。
——纺织服装。进一步突破高性能纤维高品质低成本技术以及生物基原料和纤维绿色加工技术,突破新型非织造、多种材料多层复合、立体织造等关键技术,重点发展纤维素纤维(莱赛尔)、聚乳酸纤维、醋酸纤维、生物基纤维、高吸水性树脂材料、高性能纤维、抗菌材料、柔性可穿戴式智能纺织材料等纺织用材料,开发精梳纱、高支纱、混纺纱、特种结构纱高端产品,应用新型纺纱、自动缝制单元、自动吊挂线、全成型针织、数字化织布、节水印染等工艺,扩大高品质棉产品生产。研究无水少水印染、高速低成本数码印花技术,功能性面料整理技术等,大幅提高纺织绿色制造技术及应用水平。
谋划布局前沿技术研发,不断催生新产业,重点在高端制造、信息网络、生命科学等核心领域取得突破,高度关注颠覆性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在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掌握未来产业发展主动权,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战略储备、拓展战略空间。
——未来高端制造技术。加快航空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和重大产品研发,超前部署氢燃料、全电、组合动力等新型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提升未来航空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加快发展多用途无人机。布局先进高可靠性机电技术、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航空新材料及新型复合材料加工技术。发展水声探测、深海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和装备。大力研发深远海油气矿产资源、可再生能源、生物资源等开发利用装备和系统。
——未来信息网络技术。面向万物互联需求,发展物联网搜索引擎、面向物端的边缘计算等技术和产品。开展深度学习、认知计算、虚拟现实、自然人机交互等领域前沿技术研发,提升信息服务智能化、个性化水平。推动电子器件变革性升级换代。加强低功耗高性能新原理硅基器件、硅基光电子、混合光电子、微波光电子等领域前沿技术和器件研发,形成一批专用关键制造设备,提升光网络通信元器件支撑能力。
——未来生命健康技术。布局发展干细胞与再生技术,突破细胞、组织与器官的体内外生产技术。发展肿瘤免疫治疗技术。推进基因编辑技术研发与应用。开发针对重大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的基因治疗新技术。加强合成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突破基因组化学合成、生物体系设计再造、人工生物调控等关键技术,研究推进人工生物及人工生物器件临床应用和产业化。
——未来材料技术。集中力量突破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和微纳结构测量表征等共性关键技术,大力发展单层薄层石墨烯粉体、高品质大面积石墨烯薄膜工业制备技术,石墨烯粉体高效分散、复合与应用技术,柔性电子器件大面积制备技术,高催化活性纳米碳基材料与应用技术。开发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安全环保新技术,磷化工与相关产业耦合共生的循环利用技术。加快电子化学品、高纯发光材料、高饱和度光刻胶、超薄液晶玻璃基板等批量生产工艺优化。发展绿色高性能精细化学品关键技术,特种高端化工新材料等,促进宜昌化工产业从精细化工向高端化工发展。
围绕柑橘、水产、茶叶、优质粮油、现代种业、蔬菜、优质畜牧、地道药材八大农业产业链,在农产品加工、现代育种、精细化种植养殖、现代农业装备等重点领域,开展重大科技创新与联合攻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及智能装备研制攻关,积极开展非热加工技术、酶技术、发酵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加快食品生物制造技术、装备、工艺流程的研发及规模化生产,发展高端休闲食品、高档饮料、保健品、提取物等系列深加工产品。建立粮食、果蔬、畜禽等新品种(系)示范基地,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推进柑橘、茶叶、鲟鱼、玉米、甘薯、魔芋、香菇、天麻、盐肤木等现代育种技术创新,开展种质资源重要性状精准鉴定、评价、标记及应用,创建优良种质资源共享数据库。大力发展精细化种植养殖,开展生态栽培技术和畜禽自动化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突破一批轻简高效、节水节肥、雨污分流、干湿分离、防治病虫害等关键技术,发展农业副产物、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实现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全面推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建立山地、丘陵、河谷等不同农业生态区现代农业应用示范基地,突破一批支撑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现代装备,推进种植业信息化、畜牧业智能化、渔业智慧化、种业数字化、质量安全管控全程化,构建面向“三农”未来发展的生态农业综合体,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新动能。
——农产品加工。围绕大健康、现代食品制造、绿色农业重大产业需求,开展超微粉碎、发酵技术、稳态化技术、酶加工技术和非热加工技术等共性技术研究,突破高效分离、风味修饰、物性重构和酵母加工制品提取纯化等关键技术,加快实施酵母绿色生产,攻克连续化、自动化、数字化、工程化成套装备制造,提高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综合利用水平。以营养健康为目标,加强对本地优质柑橘、茶叶、魔芋、香菇等农产品的深度开发,突破营养功能组分稳态化保持与靶向递送、营养靶向设计与健康食品精准制造等关键技术。
——现代育种。开展远缘杂交、诱发突变、生物生殖细胞移植等育种技术研究,创新育种程序和方法,利用动植物数量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分子标记、细胞工程、生物诱变等现代生物技术,选育出动植物新品种和新品系。重点突破抗病、抗虫、抑草、耐旱、耐寒等抗逆粮食、蔬菜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培育出高优多抗、节水耐旱和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型作物新品种;加快开展动物节粮、优质、高效、抗病、抗逆等特性的遗传基础研究,推动优良种畜禽定向创制及高效扩繁,促进农业动植物品种的更新换代。
——精细化种植养殖。以水稻、玉米、花生、油菜、甘薯、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为重点,开展化肥农药减量高效施用方法、配套产品及施用装备研究,突破一批轻简高效、节水节肥、抗逆减灾、防治病虫害等用养结合、高效种植的关键技术。开展生猪、蛋鸡、肉鸡、水禽、山羊、奶牛、水产自动化养殖和种养循环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加强畜禽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控研究,开展新型生物饲料原料和添加剂、生物有机肥料、农用微生物菌剂、生物刺激素产品开发,开展高效节水技术、绿色生产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生态高效种养等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集成应用。
——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发展大田农业装备、水产养殖装备、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农业智能作业机器人等创新应用,研制农业育苗移栽、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精准饲喂、智能控制等智能化装备,促进传统农业生产工具的转型升级。加快部署农业物联网,开发农机车载监控应用终端,实现对农业生产全领域、全过程、全覆盖的动态监测。
按照两链融合发展思路,主动谋划布局九个科技重大专项,针对宜昌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成果,采取揭榜制、委托制、包干制、赛马制等方式,引导企业和高校院所参与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
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优势产业,以稳链、强链为重点,聚焦产业链重点环节以及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需求,以推动创新链高效服务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集聚度和现代化水平为目的,设置“优势产业强链科技专项”,利用高新技术提质升级优势产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品牌。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以补链、延链为重点,以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拓展产品链条向上下游延伸,加快提升新兴产业链市场竞争力为目的,设置“新兴产业科技发展专项”,培育新兴支柱产业、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围绕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聚焦高效能源材料、生物医学器件、智能机器人等先导产业发展方向,设置“先导产业创新专项”,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在前瞻性产业技术领域筛选出若干重大战略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加快原始创新突破,填补相关领域空白,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壮大培育创新主体,增强区域创新原动力,围绕创新引领发展目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以产业链为纽带,推动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实现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升级、规模升级和服务升级。
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以高端化、集团化、国际化为方向,建立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库,遴选一批影响力大、发展潜力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集成支持。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培育集聚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加快培育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小巨人”企业,加大头部企业和终端产品企业培育力度,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配套。支持平台型企业发展,鼓励企业以内外部资源整合等措施实现由传统型企业向平台型企业转型。支持安琪酵母、宜昌人福、兴发化工等大型创新领军企业布局建设省级以上企业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提高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发挥创新资源、市场渠道、供应链等优势,引导上下游成长型企业集聚发展。支持优势企业构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配置优质创新资源,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发展成为细分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充分发挥领军企业创新示范作用,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产业链上中下游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引导跨区域跨领域集群协同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组织或参与省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计划,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制定国家标准、省级标准、行业标准。
积极对接高新技术企业“十百千万”行动计划,支持创新型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企业扩规提能,加快培育高新技术后备企业。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继续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完善遴选、培育、认定的推进机制,按照科技企业成长规律,实施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培育,着力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和质量。推广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围绕补齐“短板”、做强产业链,系统部署科技计划项目和产业科技规划,进一步引导高企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科技竞争力。依托“企业上云工程”,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对接服务与培训指导,推动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善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采购政策,实施创新产品政府首购、订购和“三首”(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等非招标方式的应用示范等政策,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技术及产品的应用推广。鼓励我市各类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向高新技术企业倾斜,引导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提高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服务能力。
建立健全“创业孵化、创新支撑、融资服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体系,推动城东U谷、微特智慧谷、云计算等专业孵化器提质增效,加强对在孵企业的创业指导、技术服务、金融保障,激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潜力的创新成长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规模数量、发展质量、结构布局方面实现快速提升。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升级,向“专精特新”发展。聚焦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领域,培育一批成长性好、产业链延伸性好的“隐形冠军”和“科技小巨人”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专业化协作配套,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增强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省内外资源,以提升企业产品水平、技术含量等为目的开展收购、兼并或合作,加快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规”。
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突破和应用示范,提升人口健康、生态环保、公共安全与社会治理等民生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重点围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加快医疗健康科技发展,加快拓展防病、治病先进技术和方法,突破重大疾病防治、公共卫生防疫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传染病“可溯、可诊、可防、可治、可控”技术产品系统储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及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建设湖北省神经系统罕见病临床研究中心,开展药物治疗神经系统罕见病的临床试验研究,建立湖北省神经系统罕见病流行病学数据库。加快建设涵盖预防、医疗、康复、护理的健康服务产业创新体系,培育和发展以中医药、功能性食品及保健品等为主体的健康产业。推动信息技术与健康服务融合创新,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加快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互联网+医疗”模式创新。促进医疗卫生与健康养老相结合,建立完善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以“互联网+”为媒介、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以改善环境质量、降低污染风险、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开展资源循环利用、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
——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开展磷石膏综合利用、大宗固废源头减量与循环利用、生物质废弃物高效利用、矿产精细化高值利用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发展再生设备行业云平台、废金属智慧车间,研发废金属精细化循环利用、飞机拆解循环利用等技术。
——污染治理。加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治理技术研发与应用,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及质控标准,强化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深度治理与修复,推进三峡库区、河流和小型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关键技术研发示范,突破大气灰霾、重金属、光化学烟雾等重点污染源协同控制及减排关键技术。
——生态修复。重点开展农田水土环境污染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技术,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生物调控与修复技术等,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强化耕地质量提升与障碍因子修复,推进作物秸秆饲料化、能源化、资源化和快速释解。
依托三峡云计算中心,进一步创新政府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探索宜昌“智慧城市”发展运营和管理新模式。深入推广和完善“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城管”建设,挖掘信息与互联网技术在行政审批、清单管理、交通调度、道路异常检测、城市管网、建筑施工等更多方面的利用价值。
——智慧政务。建设集约化、智能化政务协同办公平台,应用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政务服务效率。通过监测、整合、分析、智能响应,实现政务部门资源融合、业务融合、闭环监管,提升政务服务管理水平。
——智慧交通。推动路灯、公交、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优化完善智慧照明、视频监控、交通疏导、环境监测、应急求助等功能,加快智能交通技术在交通监管、公共车辆管理、交通出行、智慧停车等方面的应用。
——智慧城管。利用卫星定位地理位置服务及应用,搭建城市安全与风险防控综合管理平台,建立社会公共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开展天气中长期精细化数值预报、雾霾数值预报、灾害监测等关键预警技术研究,提高重大自然灾害防控能力。利用社会基础信息大数据,加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新型犯罪侦查等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为分级分类精准防控提供支撑。
围绕全域推进科技创新的要求,全面融入国家开放格局和区域发展战略,链接国际创新资源,加强区域创新合作,构筑更具深度的区域共同体,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区域中心城市;深化创新型城市、县市建设,依托高新区、经开区等载体,加强科技资源整合集聚和开放共享,构建优势互补、高效规范、协同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
深入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战略,全面融入国家开放创新格局。打通水陆开放通道,深度参与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加强宜昌与昆明、南宁的链接,积极衔接泛亚陆路通道;加强与上海、重庆、成都等城市的交流合作,重点承接科技资源和高新技术产业,放大特色产业优势、错位发展,加快建设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主动加强与荆州、荆门、恩施、神农架及渝东湘西地区城市的密切合作,共同推进“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三峡城市群)”建设,打造长江中上游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支撑带。借力“三峡”,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工程,链接国际创新资源,推动宜昌发展国际化。依托自贸片区双向开放的平台功能,积极发展外向型产业,鼓励企业到境外购买技术专利、建立研发中心和科技园区,在科技服务、人力资源开发、共建合作载体和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平台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争取创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深入对接全省以武汉为引领、“宜荆荆恩”和“襄十随神”城市群为两翼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宜昌作为“三峡门户、川鄂咽喉”的区位优势,建设“汉宜”创新共同体,打造与武汉功能互补的“创新链、生产链、服务链”,发挥创新链分工合作的优势,承担“链接转化”中心城市功能。建设“宜昌大都市圈”,联动宜昌、十堰、张家界、神农架林区、荆门、恩施等地,共建“三峡创新共同体”,辐射引领带动“宜荆荆恩”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当好全省“两翼驱动”重要引擎,打造鄂西渝东创新龙头。依托三峡大学等高校创新资源优势,打造辐射宜昌高新区、西陵区、伍家岗区、夷陵区及“宜荆荆恩”城市群的“环三峡大学创新生态圈”。拓展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为“宜荆荆恩”城市群企业体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全面整合检验检测资源,以三峡公共检验检测中心为主体,开展检测手段和工艺研究,建设支撑“宜荆荆恩”区域性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检测检验服务链。
深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强化“一区一圈一城”的全域创新发展格局,打造创新资源密集、创新活力迸发、服务带动明显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以宜昌高新区为创新驱动极核,集聚高层次人才,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推动绿色化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前瞻布局新兴产业领域,推进宜昌高新区与自贸区联动发展,加快提升区域引领带动作用与开放创新水平,打造改革开放先导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活力区、区域高质量发展主阵地。打造“环三峡大学创新生态圈”,充分发挥三峡大学、710研究所等创新资源优势,加快建设三峡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项目,积极布局创新创业谷、科技创新街区、科创产业综合体、创新生态公园等载体,构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服务平台+科技金融”于一体的“产学研金服用”体系,打造辐射西陵区、伍家岗区、夷陵区等区(县)及“宜荆荆恩”城市群的创新生态圈。规划建设宜昌科教城,加快推进湖北航空学院、三峡大学科技学院独立校区建设,推动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华中科技大学校地联合创新中心等项目落地,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高校、创新型企业等优质科技资源在科教城建设“飞地”研究院、研究生院、产学研合作基地、科技园区等,深入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构建创新要素聚集、创新生态良好、创新环境完备的科教城。
创建省级以上创新型县市,支持枝江、当阳等申报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培育建设一批省级创新型县市,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构建市、镇、村三级科技创新服务网络,促进全域协同创新发展。支持东部三市联动打造百强县域集群,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支持山区县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用飞地经济优势,对接创新资源,构建特色创新生态体系。促进高新区提能升级、创新发展,支持宜昌国家高新区、宜都省级高新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支持枝江、当阳、夷陵等地创建省级高新区。统筹城区、宜都、枝江、当阳、秭归等地创新资源,以宜昌高新区为核心,建设多层次创新型园区,加快链接国家“百城百园”行动,构建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打造“沿江创新示范带”。发挥宜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农业特色产业。依托园区各自优势,打造东阳光生物医药产业园、宜都“双创园”、姚家港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城北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等特色园区。支持安福寺绿色食品工业园及其它有条件的园区申报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重点围绕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持续优化我市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构建长江中上游区域性创新人才高地,形成智力资源聚集区。用好人才第一资源,激发创新第一动力,为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实施产业领军人才“双百”计划,5年引育100个企业领军人才(团队)和100个产业领军项目,对高层次人才团队在宜创新创业给予专项扶持。完善市级双创战略团队遴选和产业领军人才认定制度,每年引进遴选一批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项目,给予财政资助、天使投资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完善外国人才引进体制机制,为外国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能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持续推进5年20万大学生招引计划、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和“万名校友资智回宜”工作,吸引各类人才来宜创新创业。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强化国内外高端智力和先进产业技术人才搜集、对接与合作,坚持以产业聚才、以平台引才、以项目招才,大力支持企业主体采取校企合作、异地研发等方式开展柔性引才活动,持续开展选聘市级高级专家顾问、选派企业“科技副总”“发展顾问”、实施“海智专家宜昌行”等活动,推动每个支柱产业建设1-2个科技人才培育基地,引领和助推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继续实施企业家、产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名医名师名家、高技能人才、金融人才、现代服务业人才、乡村振兴人才等重点人才培养工程,形成队伍培育梯次。支持高校主动与企业联合培养专门人才,鼓励三峡大学等院校主动融入宜昌科技创新体系,聚焦宜昌发展需求,树立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战略方向为牵引的理念,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分层次的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提升科技人才培养能力。支持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海智计划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大对高校科研院所、在宜企业的人才引进和培育支持力度。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深入推进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加快构建符合科研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实行以信任为前提,激励和约束并重的人才政策,通过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重大问题的实效来进行人才分类评价。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激励标准,扩大激励范围,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坚持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在充分尊重用人单位自主权的基础上,鼓励引导企业采取年薪制、奖励企业股权期权等多种方式提高科研人才薪酬待遇,进一步释放企业和人才活力。
不断优化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人才生态环境,建设宜昌科技人才服务大市场,鼓励人力资源中介机构服务企事业单位引进科技人才落户宜昌,支持科技中介机构围绕企业需求定向开展科技人才对接服务。建立健全人才分类认定和分类服务机制,发放人才服务“一卡通”,分层分类为人才提供精准服务。支持双创人才建设,积极引进国家万人计划等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启动建设宜昌人才创新驱动中心,打造三峡国际人才城创新创业示范平台。不断完善三峡国际人才城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加快建成人才工作一体化信息平台,打造线上线下“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优化完善宜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综合服务体系,加强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建设,分层分类保障人才落户、子女就学、住房、就医等基本需要,进一步降低中高端人才来宜创业就业生活成本。
营造高品质创新生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支撑,实现创新要素在创新主体之间的自由流动和聚集,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创新创业、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的省内一流综合创新生态,全面提升创新服务综合水平。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积极倡导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尊重不同见解,承认差异,形成鼓励创新的科学文化氛围,激发全社会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快建设宜昌技术交易大市场,推动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宜昌分中心、湖北省产业育成中心宜昌中心等科技服务平台效能提升,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区域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形成开放协作、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完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对接、信息对称,发挥中心链接全省、中部、全国科技成果在宜转移转化的枢纽功能,主动对接省“联百校、转千果”科技成果云推介系列活动,促进创新主体供需对接、加速科技成果在宜转移转化。加快三峡创新成果转化中心建设,建立“企业出题、协同攻关、政府补助”的产学研用结合机制,实行“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的订单式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全方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积极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搭建科学研究与产业化之间的快速通道,支持各类主体融通创新。支持龙头企业、科技园区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加快行业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快速实现科技成果的规模生产。鼓励高校院所全面落实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试点赋予成果完成人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推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税收政策落地。落实尽职免责制度,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已履行勤勉尽责义务的人员不作负面评价。系统推进科研评价、科研经费、科研分配等机制改革,激发骨干技术人员及团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强化科技成果评价,为科技成果价值评判提供重要依据,减少技术交易沟通谈判成本,促进成果提高交易效率。加强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深入推进科技金融专项,创新“财政科技创新贷”模式,制定财政科技创新贷企业名录库,建立信贷风险损失分担机制,积极组织开展银企科技金融对接活动,形成政企银的良性贷款资助体系。深化与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对接合作,进一步发挥已建子基金的金融服务功能,引导社会资本联合产业技术研究院、孵化器、技术转移机构等创新创业载体以及行业龙头企业设立天使投资基金、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主动对接科技金融服务“滴灌行动”,建立金融服务“滴灌行,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加大对我市科技企业成长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引导、促进、放大“耐心资本”融入宜昌科技创新大势,推动资本市场与前沿科技、未来产业、实体经济建立起新型的长期稳健的合作关系,为科技创新增添持续动力。做实做大“创投联盟”,集聚人才项目、龙头企业、各类基金、孵化平台、创业园区、招商引资机构、技术经济人等各方要素,搭建“五链融合”平台,推进资源整合聚集、要素耦合匹配,推进金融资源和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加强对科技金融机构的引导,将金融机构服务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绩效纳入市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综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鼓励科技型创新企业有效运用科创板上市融资。
鼓励三峡大学以科研优势和学科特色为依托,加快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探索“校区+园区+社区”联动创新创业模式,支持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大学生等各类人才到大学科技园创业就业,建立专业管理团队,探索建立市场化运营与激励机制。支持西陵区进一步深化与三峡大学战略合作,创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支持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推动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链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型医疗等热点领域布局专业化孵化器。建立健全与产业相配套的专业孵化器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链组建产业配套型孵化器,支持产业集群企业联合组建产业协作型孵化器,加强面向行业发展的孵化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市内外各类高端创新平台、高水平科研机构,在宜建设以创新为引领的高端创新创业平台,催生孵化新兴产业。实施孵化载体提质增效行动,加快各类“双创”平台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专业化升级。加强考核评估,通过绩效评价后补助的方式,强化对各类双创平台的政策引导与精准支持,促进双创平台提升服务能力。
加强知识产权强县、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推进县市区、各类产业园区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重点推进宜都、枝江、远安、当阳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推动全市50%以上的县(市、区)建设省级以上知识产权强县,积极推进宜昌国家高新区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推进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维护和申报培训,实现高新技术企业“贯标”全覆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优化行政执法体系,有效查处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建立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调处机制。围绕主导产业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深化创新资源共享,提升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应对能力。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建设宜昌知识产权服务大厦,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入驻,集聚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实现线上和线下资源双重供给,推动服务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相支撑。推进宜昌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完善地理标志产业规划,培育优势产业,打造区域品牌,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加快拓展在宜高校院所参与“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计划、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的渠道和范围,提升宜昌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推动线上技术交流新模式,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和科技人才引进。加快推进我市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对接“汉新欧”“渝新欧”,创新国际科技合作模式,拓展与欧洲、中亚、日韩、东盟的科技联系,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扩大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主动对接国家级国际区域合作平台——省中非创新合作中心,依托具备一定条件和基础的科研单位,争取布局建设若干科技合作中心,以科技领域的创新合作带动宜昌的对非开放合作。支持龙头领军企业在海外设立离岸实验室或研发中心,提升企业的国际影响力。积极推进宜昌自贸片区、三峡临空经济区的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国际创新要素配置能力和配置效率,探索高水平开放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打造宜昌开放创新高地。
全面推进宜昌的科普工作,着力强化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基层科普能力,着力扩大科普教育覆盖面,持续提高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充分发挥科普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继续保持全省科普第一方阵地位。
积极实施“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项。